Wednesday 18 February 2015

對抗納粹的穆斯林女特務─努爾‧伊納雅特‧可汗(نور عنایت خان)



努爾‧伊納雅特‧可汗(نور عنایت خان)是印度後裔的二戰英國特務,努爾是第一位被送往納粹佔領區的女性無線電操作員,在納粹反諜報組織的威脅下,其他在巴黎工作的無線電操作員全數被捕,但努爾仍作為英國與法國抵抗運動唯一的主要聯繫管道,潛伏數月。由於其無線電操作員的工作,相當易遭納粹反諜報組織的鎖定,努爾曾多次險遭逮捕,但又多次脫逃。潛伏在納粹佔領區的無線電操作員平均只能存活六週,但努爾卻成功潛伏了三倍的期間。儘管在諜報戰上傑出的表現,努爾卻有著正直內向、愛好和平與理想化的個性,她也因此在受訓期間一度被上層懷疑不適任。努爾於1944在達豪集中營(Konzentrationslager Dachau)遭槍決,享年僅三十歲。同時期其他具傑出貢獻的英國女特務,包括歐德特‧哈洛斯(Odette Hallowes)與維奧蕾特‧夏寶(Violette Szabo),皆在二十世紀中被翻拍成好萊塢電影,但努爾的故事卻長期遭到忽略,直到二十一世紀才重新得到關注。

記錄片《帝國之敵:努爾‧伊納雅特‧可汗》(Enemy of the Reich: The Noor Inayat Khan Story)之預告片段

努爾在倫敦市中心之銅像,努爾是被第一位被英國皇室立像紀念的穆斯林

努爾出身於印度穆斯林的貴族家庭,是提普蘇丹(ಟಿಪ್ಪು ಸುಲ್ತಾನ)的後裔,其父哈札拉特‧伊納雅特‧可汗(حضرة عنايت خان)為推廣印度古典樂而旅居西方,隨後也向西方人介紹蘇菲伊斯蘭,哈札拉特在紐約與一美國女子歐拉‧蕾‧貝克(Ora Ray Baker)相戀,兩人隨後結婚,並生下四名子女,其中的長女就是努爾。

努爾之父哈札拉特‧伊納雅特‧可汗,哈札拉特向西方人介紹蘇菲伊斯蘭,初始了全球蘇菲運動(Universal Sufism),旨在強調不同信仰與種族者之合作,與跟隨心靈導引的重要性

努爾的母親在婚後改名為艾蜜拉‧貝佳(امیرآ بےگم),協助哈札拉特推廣教義。哈札拉特在自傳中寫道,若沒有其妻的幫助,他不可能獨力將蘇菲伊斯蘭的訊息傳遞到西方

1914年1月2日,努爾出生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,其全名為努爾‧妮撒‧伊納雅特‧可汗(نور النساء عنایت خان)。努爾‧妮撒在阿拉伯語的意思是"女性之光"。努爾出生後不久,伊納雅特‧可汗一家人就搬往英國,努爾六歲時,全家又搬到法國定居。作為著名的心靈導師,哈札拉特的學生包括了各國不同信仰與膚色的人,努爾小時候就看著從各地而來的學生,一起欣賞音樂與討論信仰,造就了努爾對不同種族與信仰的開放態度。對哈札拉特而言,不同信仰與先知,都是傳遞同一個神的訊息。其父母的宗教態度也深深地影響了其性格,造就了她正直、愛好和平與理想化的個性。


 伊納雅特‧可汗一家之合照,圖片最左者即為長女努爾

哈札拉特在1927年過世,其妻也陷入了長年的憂鬱中,年輕的努爾很快就扛起了照顧母親與弟妹的責任,在索邦學院(Sorbonne)完成了兒童心理學的研讀後,努爾即靠編寫詩集與童話故事維持家計。努爾的創作常出現在法國的兒童雜誌與廣播節目上,努爾的著作《二十則本生故事》(Twenty Jataka Tales)被譯成英文,且在1939年於倫敦出版,其內容受佛教的本生故事所啟發。



 努爾年輕時的照片

在二次大戰法軍遭到納粹擊潰後,努爾舉家逃離至倫敦,雖然受到了父親和平理念的影響,努爾與其弟維拉雅特‧伊納雅特‧可汗(ولايت عنایت خان)都決定加入盟軍,以擊敗納粹。一來,其父親鼓吹種族信仰平等的理念,與納粹剿滅猶太人以及種族主義的思想是直接衝突的。二來,努爾也曾在書信中寫道,若能做出卓越貢獻,將能替印度人與英國人建立起溝通橋樑。



 努爾護照上之照片

儘管努爾帶著熱忱的理念,加入了英國空軍婦女輔助部隊(Women's Auxiliary Air Force),受訓成為無線電操作員,並被執行間諜活動的特別行動執行處(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)所徵募,但她的個性與背景,都讓上層懷疑她是否適合執行情報戰。

首先,努爾與其父親一樣都是信仰蘇菲伊斯蘭,努爾對教義的重視,甚至令她在面試中,直接表示她不願說謊。她的誠實,也讓她在面試中表示,她將在戰後協助印度脫離英國獨立。她如此率真的表現,自然讓上層高度懷疑她是否適任特務。

再者,努爾過往所受的音樂、文學與宗教訓練,都與特務所需要的能力毫無交集。努爾既沒有強健的體魄,還被教官指控是"笨拙而漫不經心,且常將留下攤開的解碼譯本"。努爾在特別行動執行處甚至被起了"亂敲露露"(Bang Away Lulu)的綽號。怕冷的努爾常因凍瘡而行動不便,在接受受質詢的訓練時,也很快就被低溫與恐慌所擊敗,也讓人質詢她是否能撐過納粹的拷問。

最後,她一半的印度血統、女性與穆斯林的身份,都難免會招致他人的歧視,努爾她教官對她的報告,就被發現其角度十分偏頗,雖然教官真正歧視努爾的原因並不明確。


然而,眼見納粹肆虐她所熱愛的法國,努爾的決心與信念,讓她在很短的時間內,就經熟了無線電的操作,她流利的法語,與專業特務人員的短缺,都讓努爾成為不可或缺的人選。當時特別行動執行處編碼部門的執行長李奧‧馬克斯(Leo Marks),即相當看重努爾,即便她的教官給予她惡劣的負評。馬克斯仍特別去瀏覽努爾過往的記錄,甚至閱讀她所著的《二十則本生故事》。馬克斯了解,面對這樣獨特的女子,自然需要獨特的應對方式。馬克斯會談了努爾,告知了她工作對其他人性命的重要性,並以努爾著作的故事來激勵她。努爾不久後就被空投巴黎,代號"瑪德蓮"(Madeleine),化名珍─瑪莉‧瑞涅(Jeanne-Marie Rennier)。


 2010年向記者展示無線電編碼表的李奧‧馬克斯,馬克斯在二戰時曾是特別行動執行處編碼部門的執行長

然而,努爾被派赴的法國抵抗組織,其網絡早已遭納粹黨衛隊保安局(Sicherheitsdienst)滲透。在努爾抵達一週後,其網絡就遭大舉掃蕩,上百成員遭到逮捕,而其他在巴黎的無線電作業員也全數遭捕。據傳倫敦總部曾因顧及努爾的安危,而要求其歸國,但被努爾斷然拒絕。努爾表示,在英國能派出替代的線電作業員前,都不會返回倫敦。根據1949年《倫敦憲報》(The London Gazette)的描述:「她拒絕拋棄巴黎最重要同時又最危險的工作,並完美的達成它。」


 執勤中的納粹黨衛隊保安局成員

出乎眾人意料地,努爾成為了整起諜報作戰中極為重要的一環。在接下來的四個月中,努爾常常都成為法國抵抗運動與英國唯一的聯繫管道,她必需完成六個人的工作量,同時還需躲避黨衛隊保安局的訊號追蹤。也因為努爾的貢獻,儘管其網絡遭嚴重打擊,但法國抵抗運動與英國的聯繫卻仍未受波及。努爾成為黨衛隊保安局在巴黎的首要逮捕目標,黨衛隊保安局也派人四處搜索其蹤跡,並以無線電追蹤車來追蹤無線訊號。面對納粹的訊號追蹤,努爾一次傳遞訊息只能進行十二分鐘,就需替換場所。努爾也多次喬裝,迴避甚至欺瞞納粹黨的成員。一次,努爾在私自搭攝纜線時,不幸遭納粹黨員撞見,努爾趕緊謊稱她是為聽BBC的爵士樂,而當時BBC的頻道在法國皆遭納粹封鎖。努爾僥倖躲過一劫。

努爾最終因為一名法國同僚的背叛,而遭到逮捕。一般認為背叛努爾的是亨利‧德里古(Henri Déricourt)或是雷涅‧加瑞(Renée Garry)。德里古被懷疑同時作為英國與納粹的雙面諜,而加瑞則被指控收了十萬法郎的賞金,或是妒忌努爾受到其他男性特務的愛慕。努爾在1943年十月十三日被捕,這位愛好和平的文弱女子,在被捕時做出了讓人難以置信的激烈抵抗,毆打、撲咬、砸碎酒瓶,甚至令黨衛隊保安局成員感到恐懼,努爾也因此被當作危險人物對待努爾在巴黎受質詢超過一個月之久,這名當初無法通過英國受詢訓練的嬌弱女子,沒有給予納粹任何一點有用的情報。巴黎納粹黨衛隊保安局的長,漢斯‧基佛(Hans Kieffer),在戰後向盟軍證實,努爾假裝順從,但給予納粹的卻全是謊言。努爾在巴黎受詢的第一個月,就企圖脫逃兩次。 第一次努爾趁沐浴時要求隱私,之後卻偷偷攀爬到屋頂上,不過被識破而當場被捕,黨衛隊保安局為了防止努爾脫逃,將浴室的窗口加上了鐵條。


巴黎納粹黨衛隊保安局成員合照,第一排右數第三位即為曾質詢努爾的巴黎漢斯‧基佛。其中另一位質詢努爾的成員,尚‧奧文頓‧福勒(Jean Overton Fuller)更被努爾的氣質感動,在戰後出版了詩集《與被俘者的對話》 

努爾與一名英國上尉跟法國上校密謀第二次的脫逃,三人透過將紙條藏在浴室的牆壁裂縫中,進行溝通。其中的英國上尉,約翰‧倫肖‧史塔爾(John Renshaw Starr)走私了一把螺絲起子進獄中,三人輪流以螺絲起子將其監獄窗口的鐵條拆除,並以毯子做繩子來攀爬出獄。然而,他們脫逃不久,剛好英國空軍對巴黎進行了意外的空襲。而納粹軍方有在遭空襲時檢查戰俘狀況的慣例,黨衛隊保安局很快發現了三人逃獄。努爾與史塔爾等人雖成功逃到街上,但不熟悉路況的他們挑到了死路,黨衛隊保安局也輕易地得重新逮捕三人。


福煦大道84號(84 Avenue Foch)曾是黨衛隊保安局在巴黎的總部,也是努爾被囚禁的地點

儘管發生了前述驚險的逃脫事件,巴黎納粹黨衛隊保安局仍不願將努爾送走,因為那樣她可能兇多吉少。基佛要求努爾簽署一份同意書,承諾其不會再嘗試逃脫,但努爾拒絕簽署這樣的聲明。基佛只得將努爾送往德國普福爾茨海姆(Pforzheim)的監獄,努爾也成為第一位被送致德國監獄的英國特務。努爾被當作危險人物對待,努爾必需隨時被拷上手拷與腳鐐,且不得與其他囚犯接觸。根據典獄長威廉‧克勞士(Wilheim Krauss)的證詞,努爾依然拒絕配合,但其他囚犯在晚間常聽到努爾的哭聲。被努爾的堅毅所感動,克勞士違反了上層的規定,多次私下與努爾閒聊,但因語言隔閡,兩人的交流非常困難。不屈不撓的努爾仍不放過一絲機會,其他囚犯在監獄的錫杯中發現了努爾的名字與其母親住家的地址。

1944年九月十一日,努爾與另外三名英國的女特務被送往達豪集中營(Konzentrationslager Dachau),兩天後被槍決。一名荷蘭籍的倖存者稱,努爾可能在槍決前就遭黨衛隊毆打致死。努爾死時僅三十歲。


達豪集中營的鐵門,門上之德文標語為"Arbeit macht frei",意為「工作將帶給你自由」


疑似將努爾毆打致死的黨衛隊隊員威廉‧魯伯特(Wilhelm Ruppert),魯伯特在戰後被盟軍判以戰爭罪刑,並於1946年五月二十九遭盟軍吊死

在二戰結束後,努爾被英國追贈喬治十字勳章(George Cross),被法國追贈戰爭十字勳章(Croix de guerre),喬治十字勳章是英國贈予非從軍公民之最高表彰。



 英國喬治十字勳章

努爾堅定的意志與信念,讓她成為與侵略者作戰的和平主義者、翻牆越獄的文弱女子、不斷說謊的蘇菲穆斯林、撐過酷刑的文學家、不走漏一絲風聲的俘虜。

英國空軍紀念館(Air Forces Memorial),刻印有努爾姓名的石牆,此類石版是用以紀念在戰爭中犧牲且屍首下落不明者

在如今社會仍無法定位誰是穆斯林或是穆斯林女性的當下,努爾的故事有著重要的意義。在過去,當代偉大穆斯林女性的故事,並不常被述說,而努爾的故事也被好萊塢所忽略,但這不代表偉大的穆斯林女性並不存在。如今,她的過去又被重新揭露。伊納雅特‧可汗的後裔與美國穆斯林合作,將努爾的故事製作成記錄片。努爾傳記的電影版權也被印度導演買下。

努爾與西方密切的關係,也提醒了我們穆斯林全球性,穆斯林包含了全球幾乎四分之一的人口,其中自然不泛西方出身者。她讓我們不會忘記,穆斯林不只中東人、不只有仇視西方者、更不只極端主義者。穆斯林包括了各類人種、穆斯林包括了女權運動者、穆斯林包括了對抗恐怖主義的軍人或反恐專家。或更簡單的說,穆斯林就是人類的一份子,包含了善人與惡人。而努爾的故事,更能讓人完整的了解,穆斯林到底是什麼人。

 英國皇家郵政(Royal Mail)於2014發行的努爾紀念遊票

مع السلا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