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 23 January 2015

從古代的穆罕默德畫像,探討當前穆斯林的文化、政治與情感包袱

因應最近《查理周刊》槍擊案事件,本文將論述描繪先知是否違背伊斯蘭教義,並從此一問題探討當前穆斯林的文化、政治與情感包袱,以及穆斯林大眾如何成為這些包袱最大的受害者。

蘇丹裔漫畫家哈利德‧阿爾─拜赫(خالد البيه)在《查理週刊》槍擊案後所繪之作品,刻劃了穆斯林大眾夾在激進份子與穆斯林仇視者中的兩難處境


十四世紀穆斯林畫家伊本‧庫圖比(ابن الكتبي)於文化研究著作古世紀遺產(کتاب الآثار الباقية عن القرون الخالية)上,描繪先知穆罕默德(ﷺ)向早期的改宗者講道

伊斯蘭是否禁止描繪先知?最簡短的答案是否定的。《可蘭經》從未明示禁止人像描繪,而僅在第五章的第87-92節與第二十一章的的第51-52節否定偶像崇拜。而否定偶像崇拜的理由也相當容易理解,因為在伊斯蘭創始時,信奉多神、偶像崇拜的古萊氏族(قريش)曾嚴厲打壓與迫害穆斯林,作為新興宗教的伊斯蘭自然往不同取向發展。

即使在《聖訓》,或更精確的說,"先知穆罕默德(ﷺ)語錄"(حديث نبوي)中,也沒有明確的禁止人像描繪的內容。古代伊斯蘭法(شريعة إسلامية)的記錄,也沒有教法詮釋(فتوى)明定禁止人像描繪,也沒有禁止描繪先知穆罕默德(ﷺ)。事實上,在九世紀穆斯林學者阿布‧汗尼法‧迪納瓦尼(أبو حنيفة الدينوري)與伊本‧瓦希德(ابن وحشية)的記載中,都明確提到了"先知穆罕默德(ﷺ)的畫像"。在他們的著作中,提到兩名麥加的人拜訪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(Heraclius),希拉克略則給予麥加人觀賞一個櫥櫃,該櫥櫃據說是從亞歷山大大帝傳下,由神所創造,且其中包含了眾先知的畫像。麥加人驚訝的發現,櫥櫃最上層是先知穆罕默德(ﷺ)的畫像



十四世紀史學家拉希德丁‧塔比布(رشيد الدين طبيب)著作《歷史合集》(جامع التواريخ),先知穆罕默德(ﷺ)會見僧侶巴希拉(بحيرى)的插圖

禁止人像描繪的教法詮釋,一直要到近代才開始出現。其中描述最直接的法令,是來自惡名昭彰的極端組織塔利斑,在2001年的法令。在塔利斑的法令中,他們下令摧毀阿富汗所有非伊斯蘭的神像與神殿,而該道法令的目的,主要是為摧毀知名的巴米揚大佛(بت های باميان)。塔利斑的作法引起了許多人對穆斯林的非議。但許多人常忽略的是,在被塔利斑摧毀前,巴米揚大佛於穆斯林統治下長存超過千年之久,而與塔利斑敵對的伊斯蘭團結黨(حزب وحدت اسلامی افغانستان),更曾駐軍保衛巴米揚大佛,直到他們最終遭塔利斑擊敗為止。

 
 保衛巴米揚大佛的伊斯蘭團結黨民兵


即使是塔利斑十分近代的法令,他們仍未提到如何對待先知的畫像或雕像。事實上,十九世紀埃及的伊斯蘭法學家與改革運動者穆罕默德‧阿布都(محمد عبده),也視先知的畫像具有教育意義。

總結來說,在近代以前,無法找到任何禁止描繪先知穆罕默德(ﷺ)畫像的伊斯蘭文獻。我們還能找到現存許多由過往穆斯林所繪製,先知穆罕默德(ﷺ)的畫像,作者包括了素尼派(أهل السنة)與什葉派(الشيعة),作品多來自今日的土耳其、伊拉克與伊朗。即使近十年來關於描繪先知穆罕默德(ﷺ)畫像的議題,總是爭論不休。但回顧過去的歷史,我們更能以事實而非意識型態去了解這個議題。

十二世紀在阿富汗赫拉特(هرات)出版的《歷史與記事合集》(مجمل‌التواریخ و القصص),先知穆罕默德(ﷺ)騎乘在駱駝上,並由其追隨者所圍繞。

文化會隨時間所改變,對先知穆罕默德(ﷺ)的描繪也是如此,在早期先知穆罕默德(ﷺ)的畫像中,先知穆罕默德(ﷺ)多被天使或追隨者所圍繞,意示著先知作為人類的信使,但接受天使神性的啟發。在稍後的作品中,先知穆罕默德(ﷺ)則常被與其他伊斯蘭先知所描繪在一起,包括了穆沙(موسى,即猶太教與基督教中之摩西)與以撒(عيسى,即基督教中之耶穌)。



《古世紀遺產(کتاب الآثار الباقية عن القرون الخالية)中,騎乘駱駝的先知穆罕默德(ﷺ)與以撒(耶穌)

在十六世紀後, 素尼派與什葉派對先知穆罕默德(ﷺ)的描繪皆出現重大的改變,先知穆罕默德(ﷺ)的臉龐被布幔遮蔽,而其身後則出現金光或烈焰,強調其精神而表徵上的特質。

 十六世紀,伊朗繪本描繪先知穆罕默德(ﷺ)登上七重天(المعراج),其臉龐被布幔遮蔽

十六世紀末由鄂圖曼人所著的《先知傳》(سير النبي),其插圖中的先知穆罕默德(ﷺ)同樣不見臉龐。

在今日的世界,穆斯林往往不使用圖像來描繪先知穆罕默德(ﷺ),多以書法來象徵先知穆罕默德(ﷺ),也有以玫瑰作象徵者。



 土耳其艾迪內(Edirne)一清真寺內,以阿拉伯書法書寫之先知穆罕默德(ﷺ)姓名



 一宗教性之電腦桌布,右邊紅色阿文書法之內容為"真主的使者─穆罕默德"(محمد رسول الله)

不論是有臉的繪畫、無臉的繪畫、書法,還是玫瑰,雖然我們能看到穆斯林逐漸以抽象象徵來描繪先知穆罕默德(ﷺ)的傾向。但不論何種描繪,描繪本身並不是問題,或至少在近代以前不是。重點是穆斯林不會將這些象徵,當作偶像去膜拜。回過頭來,反觀部份穆斯林對《查理周刊》漫畫的反應,是不是存在著一種矛盾呢?

當然,我們可以爭論,過去穆斯林對先知穆罕默德(ﷺ)的描繪,並沒有嘲諷意函,但《查理周刊》的漫畫卻是有的。同樣的,我們在回到伊斯蘭基礎的《可蘭經》,去探討伊斯蘭如何應該嘲諷與詆毀其信仰的人們。以下是影片是個人在2012年反伊斯蘭影片《穆斯林的無知》(Innocence of Muslims)事件爆發時,所翻譯沙烏阿拉姆媒體(آرام للإنتاج)之影片。


 影片中所引用的是《可蘭經》第四章第140節:「當你聽到神的訊息不被承認,或甚至被嘲弄,不要與那些人同座,直到他們改變話題為止」" وقد نزل عليكم في الكتاب ان اذا سمعتم ايات الله يكفر بها ويستهزا بها فلا تقعدوا معهم حتى يخوضوا في حديث غيره"

是的,《可蘭經》沒有指引穆斯林去攻擊或甚至是殺害嘲諷他們信仰的人,唯一說的就是"不與其同座"。

同樣的,讓我們回顧過去的歷史,看古代穆斯林的應對。當先知穆罕默德(ﷺ)初在麥加宣教,一名信奉多神的老婦每日都會對先知投擲垃圾,但先知從未正面回應。有一天,老婦突然不再對先知丟擲垃圾了,先知詢問後,知道是老婦生病了,就登門拜訪並祈禱其康復。又有一次,有穆斯林呼籲要咒詛偶像崇拜者先知穆罕默德(ﷺ)答說:「我不是來咒詛他人,而是為仁慈而來。」(إني لم أبعث لعانا وإنما بعثت رحمة)。

當然,我們可以爭論,以先知的言行作為標準,對一般穆斯林來說太過嚴苛。那我們可以回過頭來看,過往的穆斯林是如何對待批評伊斯蘭傳統者。伊斯蘭早期知名的批評伊斯蘭傳統者有二,其一是八到九世紀伊朗學者伊本‧拉萬迪(ابن راوندی),伊本‧拉萬迪本為什葉派穆斯林,後來放棄信仰,成為宗教懷疑論者。伊本‧拉萬迪主張,人們可依靠理智發展學問與做出判斷,而無需先知的指引,若人們依理智作出之省思,與先知思想相違背,則人們無需遵從先知。伊本‧拉萬迪也稱,穆斯林所流傳之宗教奇蹟也不可信,因為這些奇蹟最早只是出自非常少數人之口中。伊本‧拉萬迪也批評朝聖麥加不具實質意義。儘管伊本‧拉萬迪拒絕了伊斯蘭的信仰,並沒有任何刺客去造訪他,他也活至84歲的高齡才過世。


八到九世紀伊朗學者伊本‧拉萬迪(ابن راوندی),僅管他放棄伊斯蘭信仰,並以宗教懷疑論來批評伊斯蘭傳統,他的生命並未受威脅,並在伊朗安享至84歲的高齡

另一位知名批評伊斯蘭傳統者,是十到十一世紀,敘利亞的理性主義者兼自然神論者,阿布‧阿萊‧馬艾里(أبو العلاء المعري,以下稱阿爾‧馬艾里)。由於當時許多當權者,皆利用宗教來達成政治目標,不滿的阿爾‧馬艾里稱宗教只是「古人發明的迷信」(خرافة ابتدعها القدماء),且「除鼓動無知大眾外,別無他用。」阿爾‧馬艾里對猶太教、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同樣批判,他反宗教的態度明白反映在其詩作中:「這世界上有兩種人:有心智而無宗教者,以及宗教而無心智。」(اثنان أهل الأرض : ذو عقــلٍ بلا ديــن وآخر ديِّنٌ لا عقل لهْ)當時的人曾蜂擁而至的去拜訪阿爾‧馬艾里,那些人不是刺客,不是說要抗議褻瀆神的示威群眾,而是向其求學的穆斯林學生、或與之討論的穆斯林學者。阿爾‧馬艾里曾在巴格達(بغداد)講學,喪母後回鄉隱居,但仍廣受當時人們的尊敬。

阿布‧阿萊‧馬艾里(أبو العلاء المعري),十到十一世紀的阿拉伯盲人哲學家、詩人作家與反宗教論者,馬艾里因罹患天花而失明

儘管阿爾‧馬艾里的反宗教觀點,他仍因偉大的學術成就而被敘利亞人敬仰,並為其樹立雕像與博物館。但就在2013年,阿爾‧馬艾里的故鄉遭努斯拉陣線攻佔,其雕像遭砍頭,博物館遭劫掠。其雕像遭砍頭的原因不明,除其反宗教觀點外,也有人稱阿爾‧馬艾里被誤認為什葉派、或被認為與敘總統阿薩德與血緣關係。伊本‧拉萬迪與阿爾‧馬艾里的故事,又一次的展現,過去與現代的對比與矛盾。


阿爾‧馬艾里故鄉馬艾拉特‧努阿曼(معرة النعمان)於2013年遭叛軍攻陷,其雕像遭斬首

類似的矛盾還有許多,在沙烏地阿拉伯伊朗,陌生男女在公共場合多被隔離。但在麥加,自伊斯蘭創始以來未曾中斷,習俗亙古不變的朝聖(حج)中,男女是一同朝聖的。


在沙烏地阿拉伯,於麥當勞分開購物的男女

在麥加共同朝聖的穆斯林男女

在現代一些穆斯林社群,女性不被期望工作,而被期望擔任家庭主婦,但在伊斯蘭草創之初,許多穆斯林女性卻曾上戰場領軍作戰




在約旦,以早期穆斯林女將領哈舞拉‧賓特‧阿爾─阿茲瓦爾(خولة بنت الأزور)為主題之紀念郵票

類似的矛盾還有許多,《可蘭經》揭示:「宗教無強迫(2:256)」(لا إكراه في دين)並稱猶太人與基督徒是受保障的「有經者」(أهل الكتاب),揭示:「他們會從他們的主,得到應得的報酬(3:199)」(أُوْلَـئِكَ لَهُمْ أَجْرُهُمْ عِندَ رَبِّهِمْ)。在第一次十字軍進攻安提阿(انطاكية)時,安提阿多數的居民仍是基督徒,儘管當地已由穆斯林統治超過四百年之久。反觀現在的激端組織,不但對其他教徒極不寬容,其他穆斯林也難以倖免。ISIS在所攻佔之處,都會要求當地所有的伊斯蘭教長對他們宣誓效忠,不服者即處決。在ISIS攻佔摩蘇爾(الموصل)後不久,即處決了當地十三名教長。摩蘇爾大學(جامعة الموصل)的法學教授馬赫穆德‧阿薩里(محمود العسلي),因為反對ISIS對基督徒的迫害,而被處決。事實上,根據2011年美國國家反恐局(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Center)的報告,2006年至2011年,穆斯林佔了恐怖攻擊罹難者的82%到97%,其中包括3245名阿富汗人、2958名伊拉克人、2038名巴基斯坦人與1013名索馬利亞人。相較之下,在西方國家的恐怖攻擊,雖然得到媒體的大篇幅報導,但是西方國家的死傷,與穆斯林國家的死傷是完全無法比擬的。是的,極端主義與恐怖組織,不是伊斯蘭與西方世界的衝突,而是穆斯林殺穆斯林、穆斯林迫害穆斯林。

距離《查理周刊》槍擊案僅僅數天,奈及利亞的叛軍組織博科‧哈拉姆(Boko Haram)就在穆斯林城鎮巴加(Baga)發動大屠殺,殺害了超過兩千人,當然,罹難者多數都是穆斯林。

根據2014年全球恐怖主義指標(Global Terrorism Index)統計,超過82%的恐怖攻擊都發生在伊拉克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奈及利亞與敘利亞,這五個國家都包含眾多的穆斯林人口。

2014年11月,奈及利亞北部卡諾市(Kano)的清真寺遭博科‧哈拉姆(Boko Haram)襲擊,超過百人遇害

為什麼會有這些矛盾?因為宗教的體現,從不只是宗教文獻的衍生而已,還包括了其與文化、社會、政治與經濟等因素的交互作用,而在不同的因素下,信徒也做出不同的表現與實踐。《可蘭經》、《新約聖經》與《舊約聖經》三者中,只有《舊約聖經》出現了石擊致死的懲罰,可石擊致死的罪狀包括了"具超自然能力或巫術"(利未記 20:27)、"咒詛神"(利未記 24:10-16)、"偶像崇拜"(申命記 17:2-7)、"誘使他人做偶像崇拜"(申命記 13:7-12)、"女子遭玷污卻未哭叫"(申命記 22:24)、"反抗雙親"(申命記 21:18-21)、"不是處女卻假裝處女結婚"(申命記22:13–21)以及"男子與已訂婚女子通姦(申命記22:23–24)"等等。儘管有《舊約聖經》上述清清楚楚的內文,今日多數的天主教徒、基督徒與猶太人卻不同意石擊致死的懲罰。相反的,石擊致死在今日仍存在於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的律法中。可以想像,石擊致死是中東遠古的懲罰方式,雖然其在《可蘭經》中從未出現,但就跟禁止描繪穆罕默德或是兩性隔離一樣,由後來的穆斯林,將這些他們社會文化中的元素,給融入宗教。

更甚者,政治意識型態也常常被融入宗教,就如緬甸2012到2013年的反穆斯林暴動,雖然攻擊者多是佛教徒,諸如阿欣威拉杜(Ashin Wirathu)等僧侶也不斷鼓吹反穆斯林言論,上百名穆斯林也遭殺害。但我們知道,那不是佛教教義的一部份,而是一些緬甸人,將民族主義給融入宗教。事實上,馬來西亞的巫統在這點上也如出一轍。

2013年,緬甸中部的密鐵拉(Meiktila)鎮,受攻擊後的清真寺與穆斯林住區

在近代,一些人也將自己的政治意識型態加在伊斯蘭上,甚至造成今日上萬穆斯林罹難的武裝衝突。這在伊斯蘭歷史上也曾發生過,在七世紀,第四代哈里發阿里(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)與貴族穆阿威亞(معاوية بن أبي سفيان)發生政爭時,由於阿里戰況不利一群士兵就叛變,並逼迫阿里與穆阿威亞和談。然而,和談的結果卻是阿里讓出哈里發,感到不利的士兵決定背叛阿里,並宣稱哈里發不是神的代言人,也宣稱不認同他們者皆是異教徒。這批人在歷史上被稱作"哈里吉"(الخارجية,意為"走出者",指"走出伊斯蘭主流者")。哈里吉同時與穆阿威亞跟阿里敵對,並成功的暗殺了阿里,穆阿威亞雖也被暗殺但幸運生還。哈里吉存在了數個世紀之久,不斷攻擊穆斯林的城鎮,但他們沒有攻陷任何一個主要的穆斯林城市。但在九世紀時,因為阿拔斯朝的暴政,哈里吉再度崛起並引發動亂,但最後又被軍隊所鎮壓了下來。之後中東的政治情勢讓里吉無從發展,他們便開始衰弱,其中一些人重新回復了溫和的教義詮釋,成為了今日阿曼伊巴迪教派(الاباضية)的起源。

 一些穆斯林學者,將今日的ISIS比作哈里吉,但問題是,為何昔日的哈里吉不能攻佔任何一個主要的穆斯林城市,但今日的ISIS卻能攻佔摩蘇爾?答案是,畸形的政治環境造就了畸形的激端組織崛起。美國入侵伊拉克、海灣諸國與伊朗的對立,以及敘利亞內戰的種種,都促成了ISIS的崛起。在伊拉克內戰或ISIS崛起後,不少人都誤以為這是素尼派與什葉派的長期紛爭所致,但其實不然,下面是一張2005年與2007年巴格達素尼派與什葉派的住區分佈圖。

如圖所示,原本大片的什葉與素尼混居區,在兩年間快速消逝,取而代之的是什葉與素尼分區居住的現象。美軍入侵後,海珊政權崩潰所產生的政治真空,為伊朗與海灣諸國在伊拉克開闢了新戰場,伊朗與海灣諸國遂各自扶植其友好派系,互相敵對,最終演變成伊拉克什葉與素尼對立的狀況。

更甚者,個人情感也可以被帶入宗教。回顧去年年底,在雪梨挾持人質,自稱支持ISIS的曼‧哈洛‧莫里斯(Man Haron Monis),他與妻子離婚因安全因素不得與其前妻與小孩見面、有一系列暴力與性犯罪前科、自稱伊斯蘭教長但沒有追隨者、遭當地穆斯林一併排擠。對生活如此絕望的人,有什麼方法能宣洩他的情感?我們後來也看到了。就像2010年三月,人類學家亞特蘭(Scott Atran)在參議院上所指出的一般:『啟發今日世界上最駭人恐怖份子,並不是《可蘭經》或是宗教教育,而是自覺能從朋友眼中獲得尊重與榮譽感,並因此活動來得到興奮感。』

根據法國一智庫的調查,法國加入ISIS者,有過半數都是最進才改宗,或是具法國血統,且並非來自具深厚宗教傳統的家庭,最好的例子,就是曾出現在砍人頭影片上的馬克希姆‧胡達德(Maxime Hauchard)與米開揚‧多斯桑托斯(Mickael dos Santos),他們一個本來是比薩外送員,另一個本是狂熱天主教徒,他們在影片中砍的是敘利亞人的人頭,很有可能是穆斯林的人頭。

ISIS殺害敘利亞人的劊子手克希姆‧胡達德(Maxime Hauchard)與米開揚‧多斯桑托斯(Mickael dos Santos),他們一人本來是比薩外送員,另一個本是狂熱天主教徒

法國中東史學家尚─皮爾‧費魯(Jean-Pierre Filiu)表示,ISIS具大量改宗者並不意外。「ISIS與伊斯蘭沒有關係。」費魯稱:「我們一直堅稱這是個宗教現象,但這是政治現象。ISIS殺害其他的穆斯林...他們有著末日幻想般的論調,就像許多網路族群一樣,這是Facebook世代的產物。」

許多穆斯林也站出來,去對抗極端主義者或是其他劫持他們宗教的勢力,最近法國就出現兩個,一個是聞訊《查理周刊》槍擊案,趕赴支援卻不幸身亡的艾哈邁德‧米拉巴特(أحمد مرابط)。另一是拉撒納‧巴堤里(لاسانا باتيلي),巴堤里在嫌犯攻擊猶太超商時,幫助六名顧客躲藏,令其倖免於難。

艾哈邁德‧米拉巴特(أحمد مرابط)拉撒納‧巴堤里(لاسانا باتيلي)在兩起法國的攻擊事件,都勇於起身,對抗極端主義者,米拉巴特更因此犧牲。


在巴基斯坦,於塔利斑針對學校與女學生一系列的攻擊,一些巴基斯坦人製作了該國第一部女超級英雄動畫《蒙面復仇者》(Burka Avenger),主旨在描寫一名蒙面女老師保護學校與學生,並對抗欲破壞學校的巫師(暗指塔利斑)。


同樣在巴基斯坦,在一起對基督徒的攻擊事件,拉合爾(لاہور)有超過兩百名穆斯林前往當地教堂,聲援基督徒並譴責極端主義。

在沙烏地阿拉伯,穆斯林女權運動者曼娜‧夏利夫(منال الشريف),積極抗爭沙烏地不允女性駕車的不公待遇,也為在沙烏地工作的貧困女性外勞發聲。

沙烏地穆斯林女權運動者曼娜‧夏利夫(منال الشريف)

美籍伊朗裔穆斯林愛努莎‧安薩里(انوشه انصاری),在2006年成為第一名穆斯林女性太空人,登上太空後,她呼籲中東的女性"也要勇於追求夢想"。
美籍伊朗裔穆斯林愛努莎‧安薩里(انوشه انصاری),世界第一名穆斯林女性太空人

在阿富汗,許多伊斯蘭教長因反對塔利斑手段,而遭殺害,但仍有許多後繼者繼續反對塔利斑。

在阿富汗,許多女性加入軍警,其中最悲壯的例子是馬拉萊‧卡卡爾(ملالی کاکر)。卡卡爾是阿富汗第一名女警官,並因積極對抗塔利斑而在2008年遭到暗殺,但她一張戴面紗持槍的照片,卻被英國極右派拿來恐嚇大眾與鼓吹面紗禁令。卡卡爾曾說:「我沒有被迫戴面紗,我老公與警方都沒有如此要求。我想戴面紗是因為這樣我有更多機會。」
卡卡爾的照片遭極右派盜用來恐嚇大眾與鼓吹面紗禁令,該照片的加拿大攝影師拉娜‧史萊齊克(Lana Slezic)則對此感到震怒

在埃及,革命後政治動蕩,有極端主義者趁機攻擊基督徒,便有大批示威者聲援基督徒,手持《可蘭經》與十字架,並願義務保衛教堂。

埃及出身的記者莫娜‧阿爾─塔哈威(منى الطحاوى),塔哈威不但為穆斯林女權發聲,也對抗針對穆斯林的歧視與刻板印象,阿爾─塔哈威在以下影片反駁了部份媒體對穆斯林的偏頗呈現。
 最後一部影片又點出一個重要的問題,即便穆斯林人口眾多,佔了當前全球幾乎四分之一人口,而且文化又因地迥異,但在常在媒體上出現的"穆斯林"又是誰?我想我們都知道答案。以下就隨便挑兩則新聞報導做例子:

http://newtalk.tw/news/2015/01/21/56072.html

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world/paper/846444

在兩篇報導中,罹難者的"穆斯林"身份都遭到了忽略,而極端組織的"伊斯蘭"特質卻得到了強調。這種偏頗的論述,除了不瞭解以外,更多時候是受到部份西方媒體的誤導,基本上是臺灣媒體在這議題上已算相對中立。但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,恐怖主義最大的受害者是穆斯林,比起媒體上所謂的"伊斯蘭"武裝暴徒,這些被害的穆斯林,是否更接近一般的穆斯林呢?

在《查理周刊》後,法國與德國已各有一名穆斯林遭亂刀砍死,其中住在法國的穆罕默德‧馬古利(محمد المقولى)更在其妻前遭亂刀砍死。

現在我們所目擊的,真的是像一些極右派所宣稱的“西方世界與伊斯蘭的戰爭”嗎?還是穆斯林大眾,正作為極端主義與穆斯林仇視者對立下的犧牲品

2014年10月,巴格達,在炸彈攻擊後經過案發現場的伊拉克女童

2015年1月,德國的反穆斯林示威者

內文參考資料:
http://www.aljazeera.com/indepth/opinion/2015/01/would-prophet-muhammad-say-je-su-20151146331116908.html
http://observers.france24.com/ar/content/20130214-%D8%A7%D9%84%D8%AC%D9%87%D8%A7%D8%AF%D9%8A%D9%88%D9%86-%D9%8A%D9%82%D8%B7%D8%B9%D9%88%D9%86-%D8%B1%D8%A3%D8%B3-%D8%AA%D9%85%D8%AB%D8%A7%D9%84-%D8%A7%D9%84%D8%B4%D8%A7%D8%B9%D8%B1-%D8%A7%D9%84%D8%B3%D9%88%D8%B1%D9%8A-%D8%A3%D8%A8%D9%88-%D8%A7%D9%84%D8%B9%D9%84%D8%A7%D8%A1-%D8%A7%D9%84%D9%85%D8%B9%D8%B1%D9%8A 
http://www.thedailybeast.com/articles/2014/08/12/why-muslims-hate-terrorism-more.html 
http://www.independent.co.uk/news/world/middle-east/war-with-isis-a-catholic-convert-and-a-pizza-delivery-man-reveal-the-disturbing-face-of-french-jihadists-9874092.html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x-yt-cl=84503534&v=L9VtHl861Hs&x-yt-ts=1421914688 
http://www.bbc.com/news/world-africa-30266868
http://vaticaninsider.lastampa.it/en/world-news/detail/articolo/iraq-irak-irak-35380/
http://vaticaninsider.lastampa.it/en/world-news/detail/articolo/iraq-irak-irak-35380/
http://library.islamweb.net/newlibrary/display_book.php?flag=1&bk_no=79&ID=11559
http://www.alim.org/library/biography/khalifa/content/KUT/5/5
http://www.newsweek.com/koran-does-not-forbid-images-prophet-298298
http://www.telegraph.co.uk/women/womens-life/11312549/Muslim-womens-bodies-the-sexiest-property-in-2014.html 

مع السلام

Thursday 8 January 2015

向《查理週刊》槍擊案的穆斯林罹難者艾哈邁德‧米拉巴特(أحمد مرابط)致意

最近發生在巴黎《查理週刊》(Charlie Hebdo)總部的槍擊案震驚世界,也引發各界輿論一致蹋伐,不論是穆斯林與否。

除了向所有的罹難者表示哀悼外,在此特別向該案的第一位罹難者,一名法籍的穆斯林員警艾哈邁德‧米拉巴特(أحمد مرابط)致意。

案發當時,米拉巴特正在附近巡邏,接到報案並趕緊趕致現場支援,不敵手持自動步槍,火力強大的嫌犯,當場陣亡。


中槍倒地的米拉巴特舉手投降,但仍遭嫌犯槍擊頭部。據報當時兇手問米拉巴特說:「你要殺了我嗎?」而米拉巴特則回說:「不,沒關係,先生。」米拉巴特隨後即遭擊斃。

米拉巴特是北非阿拉伯人後裔,現年四十歲左右。他的名字艾哈邁德,在阿拉伯文中是"讚美"的意思,穆斯林常說的"讚美真主"(الحمد لله)即使用相同字根的單字。米拉巴特代表了現代穆斯林的溫和面孔,不惜犧牲生命,也要保護嘲諷其信仰的《查理週刊》工作人員。為何如此?因為這不只是他的工作,而且一般的穆斯林大眾,將同樣會變成這起槍擊案的受害者,包括了米拉巴特的家人與朋友。案發隔天早上,法國有兩棟穆斯林宗教設施遭到槍擊,一間中東烤肉店(کباب)遭炸毀。


 艾哈邁德‧米拉巴特(أحمد مرابط)照片,米拉巴特任職八年,最近剛好達到升職標準。


 《查理週刊》槍擊案隔天清晨,法國中部一間中東烤肉店即遭炸毀

 一名叫作"讚美真主"的穆斯林員警遭穆斯林的激進份子殺害,片段剛好被完整錄影,被許多媒體報導,而報導下面的言論則充斥了對穆斯林的咒罵與誹謗。米拉巴特的失敗與犧牲,造就了如此悲劇而諷刺性的結果。


蘇丹裔漫畫家哈利德‧阿爾─拜赫(خالد البيه)在《查理週刊》槍擊案後所繪之作品,刻劃了穆斯林大眾夾在激進份子與穆斯林仇視者中的兩難處境

已對《查理週刊》槍擊案作出譴責的穆斯林國家

مع السلا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