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 18 January 2014

被遺忘的巴勒斯坦基督徒

巴勒斯坦阿布德村(عابود)的基督徒,與他手工打造的十字架(來源:Occupied Palestine)

住民以巴勒斯坦基督徒為主的伯利恆(بيت لحم),長期遭以色列水泥牆封鎖對耶路撒冷(القُدس)的聯繫,並遭以色列經濟制裁,牆上之英文為"世界聖誕快樂─來自伯利恆貧民窟"。基督徒相信伯利恆是耶穌出生地。

儘管離耶路撒冷只有數哩之遙,但上千名巴勒斯坦基督徒,卻因為種族隔離牆的攔阻,而無法造訪耶路撒冷。(來源:半島電視台)

以巴緊張局勢,也多次導致巴勒斯坦基督徒遭受攻擊,圖為遭猶太屯墾者破壞後之拉德倫(اللطرون)修道院,左方之希伯來文塗鴉為"耶穌是猴子",右方之希伯來文塗鴉則為兩猶太屯墾區之名稱(來源:今日俄羅斯)
  
「我們得到許多幫助,我們十分感謝,但同時我們得說我們需要更多。我們需要的是和平。我們不想作個終日乞討的教會,我們不想當專職乞丐。我們不喜歡這樣。我們需要政治自主,我們需制止那些水泥牆與檢查哨。也該是巴勒斯坦建國的時候,也該是我們的護照能不再有問題的時候」─現任耶路撒冷宗主教福阿德‧塔瓦爾(البطريرك فؤاد طوال)

手持巴勒斯坦國旗的聖誕老人遭以色列士兵攻擊(來源:I Acknowledge Apartheid Exists)

在伯利恆北部興建水泥牆的以色列推土機(資料來源:耶路撒冷應用研究機構)


外來朝聖之基督徒,若要前往伯利恆,只能通過以軍之檢查哨,通行與安檢程序可能耗時達數小時,許多朝聖者也選擇繼續待在耶路撒冷,伯利恆的觀光業因此遭到制衡


巴勒斯坦觀光部長魯拉‧瑪艾雅(رولا معايعة),抗議以色列將上千來訪基督徒隔離於水泥牆外,阻撓伯利恆經濟復甦,當前的伯利恆遭到水泥牆與四座猶太屯墾區包圍(來源:Press TV 2013/12/24)



一名耶穌出生地的女子
(來源:巴勒斯坦旅遊札記 2011/12/26)

這是我從一名在當地的女子,所得到的故事,她家離耶穌出生地,不過僅有兩、三公里。

克萊兒(كلير)是名羅馬天主教徒,她住在伯利恆邊境,相當靠近以色列的種族隔離牆。

在2003年聖誕節的前一週,水泥牆在一夜間被搭起。水泥牆幾乎要高過她們三層樓的公寓,並以三、四公尺的距離,三面包圍了她們的公寓。

 伯利恆邊境的觀光商店,以及以色列水泥牆

在水泥牆建起前,克萊兒與她家人有著豐厚的觀光收入。她們有著消費觀光客的絕佳地點,人們都十分妒嫉,希望能她們那裡設攤。但水泥牆立起後,這一切都改變了。從自視為富有,到足以支撐家計,到最終淪為窮人。她們家的公寓,變得一文不值,但一家只能繼續住在頂樓,克萊兒也說:「現在,誰還會想買下這裡?」觀光客不再經過這附近,生意也一落千丈。對克萊兒來說,這是最深的傷痛,在一夜間,全家的生計遭到完全的摧毀。

住在伯利恆邊境,前往耶路撒冷的通路上。克萊兒認為,她與耶路撒冷的聯繫、與拜特─撒法法村(بيت صفافا)的聯繫,都要多過她與伯利恆聯繫。以前,她與家人原本都能前往耶路撒冷,並在該處渡假。克萊兒還記得她童年時在海邊露營,在1991年帶著六歲女兒重遊故地。但如今這一切都遙不可及,在以色列軍事佔領後,她們的行動即遭到限制,而如今,又有了這道水泥牆。

巴勒斯坦加薩地區之教堂,一以色列媒體曾宣稱加薩基督徒遭到迫害,但該份報導遭到當地基督徒一致否決,當地基督徒反稱,以色列對加薩之經濟封鎖,才是當地基督徒所面對之最大問題(來源;平台新聞)


在之前,克萊兒每天都能去拜特─撒法法村,拜訪她的堂兄妹以及岳父,只要五分鐘路程。但水泥牆的建立,表示她只可能在聖誕節與復活節拜訪該村,如果有以軍許可的話。今年,是自水泥牆建起八年來,首次克萊兒全家都被允許前往拜訪拜特─撒法法村。那是因為,今年派駐到檢查哨的以軍軍官是個好人。但當地人都憂慮該名軍官究竟能待多久,那名軍官恐怕會因對待巴勒斯坦人太過慷慨,而被調職。

以軍檢查哨,遭水泥牆層層隔離的巴勒斯坦人,通過隔離牆都需要以軍許可,許多巴勒斯坦人的工作與休憩場所都因此遭到限制(來源:AIC)

克萊兒育有四名小孩,她最大的女兒,22歲的克麗斯汀(كريستين),現在正在耶路撒冷的卡達斯大學(جامعة القدس)攻讀國際法。克麗斯汀每天都需經過檢查哨兩次,而且可能因此耽誤許多時間。克萊兒擔心她19歲的小孩,會因為以巴衝突失去教育機會,並為小孩的痛苦經驗而哀痛。她記得,她最小的小孩曾擔心聖誕老人無法過來送禮,並祈禱聖誕老人的雪車能飛越水泥牆。又有一次,她小孩問道,為何電視上的小孩都那麼開心,為何電視上的小孩都不用擔心子彈與士兵,為何神沒有懲罰壞的士兵。克萊兒給不出答案。

若干巴勒斯坦基督徒團體,包括巴勒斯坦契機(كايروس فلسطين)生路中心(مركز سبيل),以及布夏拉(البشرى),在網路上發聲反對以色列種族隔離與經濟封鎖,已行之有年,但因得不到西方媒體關注,在中東以外往往罕為人知。

克萊兒的住家位於C區(奧斯陸協議(Oslo Accord)中由以軍全權掌控之地區),表示他們無法自行改建住宅與花園,除非有那不可能得到的以色列許可。

克萊兒曾因為在戶外曬衣服,遭到以軍言語恐嚇,而她丈夫修繕花園時更遭到以軍槍擊恐嚇。當然,沒有人敢走上屋頂。有一次她們公寓屋頂漏水,便請人來補修屋頂。以軍對屋頂上的維修工開火,維修工趕緊蹲下,一顆催淚彈與他擦身而過。

我問
克萊兒,是否能拍張隔離牆的照片,她同意我從窗戶內拍照,但只能從背對以軍巡哨塔的那側拍照,她害怕拍照被以軍發現,而遭到報復。

以軍巡哨塔(來源:Jews for Justice for Palestine)

我感到的是極大的恐懼感,這股恐懼感不斷得被隔離牆與巡哨塔強化。而巡哨塔中,以軍隨時可以監控她們全家的動態,而她們不知以軍何時才會放過她們。

來自巴勒斯坦的愛與和平─
凱倫扎‧莫妮卡(Karenza-Monica)


復活節時,於教堂中點燭的巴勒斯坦女子



在以色列經濟制裁下掙扎的伯利恆
(來源:國際財經時報 2013/12/20)

伯利恆仍深陷在長達七年的國際制裁、西岸水泥牆,以及偶發的暴力事件中。僅管伯利恆距離耶路撒冷不過數哩,但兩城自2003年起即被隔絕。當時,正值阿克薩群眾起義(انتفاضة الأقصى),以色列方迅速建起水泥牆,宣稱這是防範巴勒斯坦攻擊的必要措施。

儘管在歷史上有著與基督教的緊密聯結,以及聖誕節的觀光熱潮。但許多當地住民仍憂心該城的未來,稱以色列只願助長以色列業者的利潤,卻不願助長伯利恆的觀光發展。

伯利恆週遭的發展也遭到限制,該城與週邊660平方公里土地,只有13%可供巴勒斯坦發展。根據奧斯陸協議,剩下的土地全由以色列軍方全權掌控。巴勒斯坦人不管要建水塔、花棚,還是房屋,都需向以色列申請核准,而絕大多數的申請都被駁回。

伯利恆市長費拉‧巴布恩(فيرا بابون),是該城第一位女市長。她是一名基督徒、一名寡婦,與五名孩子的母親。她也記得在2002年,以色列軍圍攻伯利恆39天的歷史。
 

巴勒斯坦基督徒暨伯利恆市長費拉‧巴布恩

她的基督徒丈夫強尼(جوني),一名法塔赫(فتح)成員,在巴勒斯坦大起義(انتفاضة فلسطينية أولى)被捕,並遭以色列關押三年半,迫使費拉獨力支撐家計。強尼在2007年過世,大家為他在聖誕教堂(كنيسة المهد)舉辦追思葬禮,而如今,費拉每天都可以從辦公室中,看到當初舉行葬禮的聖誕教堂。

「當時情勢十分艱難,戰火不只蔓延到聖誕教堂,而是整座城市。被驅逐出境的巴勒斯坦人,如今仍無法歸來。」 她如此表示。


馬槽廣場教堂前的以色列坦克。在2002年的以巴軍事衝突,部份巴勒斯坦部隊逃入聖誕教堂中,儘管教堂中還有其他200名教士與巴勒斯坦平民,以軍仍宣稱巴勒斯坦部隊劫持了巴勒斯坦平民,執意圍攻教堂,巴勒斯坦部隊最終同意投降並流亡海外(來源:英國衛報)

她同意現在伯利恆的基督徒與穆斯林幾乎沒有衝突:「我們現在最關注的是對巴勒斯坦的認同,我們沒有穆斯林與基督徒的對立。唯一的對立之存在於政黨派系,也就是法塔赫與哈馬斯(حماس)的對立。」


在2013的聖誕節,伯利恆的教堂、清真寺,與聖誕樹並鄰而接(來源:國際財經時報 2013/12/20)

費拉正努力歸劃,以使伯利恆作為巴勒斯坦觀光景點而繁榮。根據以色列的官方數據,以色列65%的觀光盈收,都要倚仗造訪伯利恆的觀光客。然而,費拉卻表示,這些利潤常常被以色列所吸收,而非伯利恆。

今年一月到六月間,估計有一百六萬觀光客造訪以色列,其中有許多人都短暫拜訪巴勒斯坦的伯利恆。費拉表示:「以色列觀光利潤有65%都是因為伯利恆的存在,但伯利恆卻沒有真正、經濟地人道地得到報酬。重點不再造訪人次,而是觀光客的停留期間。考慮到觀光客的動向,就知道伯利恆並不是觀光景點。費拉稱,多數觀光客僅為聖誕教堂而來,並在抵達伯利恆三小時內離開。

遭以色列維安措施制衡,伯利恆的觀光業一直無法蓬勃發展,眾多當地店家紛紛倒閉,伯利恆失業率也高達25%(來源:半島電視台)



由於聖誕教堂屋頂已出現損毀,巴勒斯坦政府出資折合美金260萬元之資金,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若干歐洲國家協助下,修復聖誕教堂,以免該古蹟進一步損毀(來源:國際財經時報 2013/12/20)
出身巴勒斯坦基督徒的愛德華‧薩伊德(إدوارد سعيد),在他的理論東方主義(Orientalism)中,批判了西方世界針對中東的特有偏見,中東常被視為一致而僵化的群體,而非是複雜、活生生且獨特的個人(例如成大王文霞教授以炸彈客代表全體伊斯蘭)。西方媒體也因此常以偏激案例,去塑造所有中東人都是如此的形象,並以此合理化對中東國家的軍事行動。

願巴勒斯坦人與猶太人,能找回一世紀以前的和平

 مع السلام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